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佛學講座結束心保和尚及大明寺住持妙蓮法師一起和信眾大合照。 人間社記者邱乾海攝
圖說: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為苗栗、頭份地區信眾講演「禪的智慧」。 人間社記者邱乾海攝
圖說:苗栗大明寺、頭份宏法社信眾近250人參加佛學講座。 人間社記者邱乾海攝
圖說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張清川(右1)出席佛學講座。 人間社記者邱乾海攝
圖說:桃竹苗區區協會長林依潔(右2)帶領宏法社信眾參加佛學講座。 人間社記者邱乾海攝大明寺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談禪的智慧
2024-07-20
「在有的世界中,如何用佛法生活呢?」佛光山大明寺為讓信眾及戒子,了解到「禪的智慧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要如何修行、運用,7月19日恭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,為苗栗、頭份地區信眾近250人,以「禪的智慧」為題演講,精彩的譬喻故事及公案解說,讓在場信眾獲得滿滿智慧法喜充滿。
心保和尚一開始和大眾說明,學佛修行有其方向,大家常聽到的,勤修戒定慧、熄滅貪嗔癡,在這現今社會中,有多少人因為貪而自毀前程的,瞋恨也是一樣,在心中有這個怨恨生活就會很苦,所以在學佛修行當中我們就要精進學習,用正念的思維去熄滅我們心中的貪嗔癡。
日常生活要如何做到禪的智慧呢?心保和尚也指出,在實際體驗中離不開行住坐臥心念的轉變,和時間的長短感受有直接關係,大家了解到時空不可得,自然對時間就不會有罣礙,藉由經典《心經》的智慧體驗出有空才能放下,心中如果「有」,那就容易讓我們升起煩惱,另外《金剛經》也有談到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些都是要我們從中去學習放下心中的那個「我」。
心保和尚引用公案譬喻,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大家了解到,禪的意境要如何去修行,和尚問,大家有想過要解脫嗎?紅塵中的人們為了三餐衣食忙碌辛苦付出,其實就是心中執著在「有」,2500年前佛陀就已知道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禪門的「不可替代」觀念就是要我們大家在修行中自在放下,當下要斷煩惱不容易,生老病死中過程都是沒有人可以替代。
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區協會長林依潔,帶領頭份宏法社信眾60餘位參加心保和尚佛學講座,會後分享提到,和尚說一個很重要觀念就是「頓悟」,頓除妄念,告訴我們大家世間一切是不可得的,空的智慧就是「般若」,這些都是禪的修行,和尚也告訴我們要做好這修行,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,以正念的思維,因緣合和放下我執。
心保和尚一開始和大眾說明,學佛修行有其方向,大家常聽到的,勤修戒定慧、熄滅貪嗔癡,在這現今社會中,有多少人因為貪而自毀前程的,瞋恨也是一樣,在心中有這個怨恨生活就會很苦,所以在學佛修行當中我們就要精進學習,用正念的思維去熄滅我們心中的貪嗔癡。
日常生活要如何做到禪的智慧呢?心保和尚也指出,在實際體驗中離不開行住坐臥心念的轉變,和時間的長短感受有直接關係,大家了解到時空不可得,自然對時間就不會有罣礙,藉由經典《心經》的智慧體驗出有空才能放下,心中如果「有」,那就容易讓我們升起煩惱,另外《金剛經》也有談到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些都是要我們從中去學習放下心中的那個「我」。
心保和尚引用公案譬喻,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大家了解到,禪的意境要如何去修行,和尚問,大家有想過要解脫嗎?紅塵中的人們為了三餐衣食忙碌辛苦付出,其實就是心中執著在「有」,2500年前佛陀就已知道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禪門的「不可替代」觀念就是要我們大家在修行中自在放下,當下要斷煩惱不容易,生老病死中過程都是沒有人可以替代。
國際佛光會桃竹苗區區協會長林依潔,帶領頭份宏法社信眾60餘位參加心保和尚佛學講座,會後分享提到,和尚說一個很重要觀念就是「頓悟」,頓除妄念,告訴我們大家世間一切是不可得的,空的智慧就是「般若」,這些都是禪的修行,和尚也告訴我們要做好這修行,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,以正念的思維,因緣合和放下我執。
最新消息
iACT跨宗教感恩日慶典 香雲寺、佛光會與會
2025-11-24文山區佛光人義賣暨福報蔬食推廣 捐助創世住民傳遞溫暖
2025-11-24寶華寺佛學講座 塵中修出清淨心
2025-11-24日光寺法座會 張群談看見改變的力量
2025-11-24新營講堂發揮佛光愛 捐血救人福利社會
2025-11-24尋訪千年聚落與眷村記憶 台中傳燈分會舉辦清水走讀
2025-11-24河道探險活動 墨爾本佛光童軍展現團隊精神與戶外技能
2025-11-24紐約道場感恩節送暖多年不輟 守護社區情更深
2025-11-24慈愛三好學校2025畢業典禮 三好品格伴童行 歡喜成就向未來
2025-11-24毛克利三好童軍體驗營 學習技能創造價值
2025-11-24
相
關
消
息







